
建设中的北部(蛟河)石材产业园
和中部(麻城)石材产业园
一个是中部花岗岩之乡,一个被称作关东石材第一乡,当这两座区域内规模最大、加工最集中的产业园在一起“同框”时,我们会有什么新发现?
两座石材产业园在设计之初,都定位为区域内大型石材产业园。吸纳实力企业入驻,走集群化生产的道路。
这一举措建立在清退小规模、作坊式的石材企业之上。进一步规范石材产业的发展,提高准入门槛,杜绝乱抛滥售、破坏市场价格的现象,维护石材行业的整体利益。
窥一斑而见全豹,一系列的举措之下,隐藏着一条暗线,即:石材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业内公认的价值观。
建设中的蛟河石材产业园
石材人同处一个行业,在矿山开采、石材加工、板材销售等诸多领域紧密相连,组成了一条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产业链。在石材业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的今天,尤其应该集中力量,抱团发展。麻城和蛟河的两大石材产业园,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。
在发展道路上无独有偶,两大石材产业园都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集群的理念,主动走绿色发展道路,规避政策风险。
中部(麻城)石材产业园和北部(蛟河)石材产业园董事长
李龙才在第20届水头石博会演讲
正如掌舵两大石材产业园的董事长李龙才在第20届水头石博会的主题演讲中所提到的:
石材行业最大的风险是“政策风险”,石材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“生态文明建设”的国家政策。
要谋求发展,需要主动要求政府管理和扶持。以麻城石材发展为例,它是地方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,与当地政府保持高度一致,符合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,只有主动要求当地政府来管理和支持,石材产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建设绿色生态矿山,既是为石材产业保驾护航,上一道安全栓,也越来越成为全行业石材人的共识。
同时,石材产业集群的建成也伴随着各级商会的成立。它们广泛汇聚各地的石材企业,打造坚实互通的桥梁和团结互助的纽带;打造成为互相支持、彼此合力、共同创新的平台,加快优化升级步伐,为石材产业的繁荣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。